先壳净壳继难为卖炒作
今年以来,壳上市公司“壳”行情一路下滑,卖先打折出售甚至清仓甩卖的净壳继情况频频出现。业内人士表示,炒作随着监管趋严,壳“壳”交易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卖先卖“壳”方须提供资产干净、净壳继整合难度小的炒作“净壳”,“壳”炒作降温是壳大势所趋。
壳行情下行
“今年以来,卖先‘壳’行情一路下行,净壳继不管是炒作买‘壳’还是卖‘壳’,都没以前那么容易。壳”最近正在找“壳”的卖先张华(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自己受一位朋友委托,净壳继想找一家市值40亿元以内、资产干净的上市公司借“壳”。
“好‘壳’会挑收购方,会考虑其资金实力、产业规模、市场地位、所处地域等。差‘壳’受限于监管环境,现在想的是如何脱手。”张华说,他的朋友有一块农药供应链资产,手握10亿元现金,希望借壳上市,但接洽了四五个“壳”卖家,均未谈成。
今年A股“壳”交易明显降温。Wind数据显示,截至14日,今年以来仅有6家企业发起借壳上市,其中1家通过发审会,1家被否,1家宣布终止,3家仍在推进。
张华认为,随着“壳”交易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买方话语权提升,他不愁买不到“壳”。“现在每天看着‘壳’市场行情下滑,着急的是高杠杆、资金压力大的‘壳主’。”张华说,为了回笼资金或趁早卖个好价钱,不少“壳主”设法先把“壳”洗净。
“一些‘壳主’会想方设法把上市公司资产处理干净,包括剥离绩差业务,处理好坏账、债务及员工安置等问题。”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认为,资产干净、负债率低、整合难度小、员工人数少等是优质“壳”的几大指标,不少“壳主”会按此先把“壳”洗净。
腾挪资产“净壳”
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出售或剥离资产实现“净壳”时,大多采用现金对价方式。某大型券商投行分析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采用现金对价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现金出售不涉及发行股份,操作相对简单;二是回笼资金有助于满足上市公司后续运作需要。
对于后续操作,深圳某大型私募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将资产处理干净、实现现金回笼后,可以用现金收购标的进行战略转型,也可以通过发行股份购买外部资产的方式卖“壳”。
有投行人士指出,随着IPO常态化,“壳”资源的估值处于下降通道中,收购方需重新评估“壳”资源价值和自身运作能力。一方面,“壳”股市值下降是大趋势;另一方面,资本系将旗下资产装入上市公司的算盘很难打,势必加快资本系处理“壳”的步伐。
壳炒作难以为继
“净壳”行为已引起监管层关注,近期多家拟订出售或清算旗下公司的上市公司被交易所问询,需做出更详细的信息披露。
“现在卖‘壳’方脱手的意愿相对更加强烈,但市场上愿意接受的买家不多。”前述私募人士指出,在买方市场中,折价卖“壳”的情况将进一步增多,“净壳”行为也将越来越多。借壳上市的需求依然会有。例如,部分中概股回归A股会选择借壳上市,一些受行业或自身因素制约而希望尽快上市的公司也可能选择借壳上市。
预计未来“壳”市场生态将进一步变化。上述投行人士表示,监管趋严,“壳”交易降温。毕竟借壳上市难度与IPO趋同,只有少数有特殊需求的资产会选择借壳上市。越来越多持有优质资产的“壳”买家可能转道IPO,纯粹的“壳”炒家日益难以为继。在目前偏重价值投资的环境下,如果公司借壳上市后没有实际利润支撑,只能炒概念,则市场很难认同。
“从目前情况来看,未来监管将继续从严,‘壳’价值将进一步下降,‘壳’炒作将继续降温。”深圳某大型私募机构人士表示,无论上市公司、资产方还是投资机构,更倾向于提升并购重组的质量和效益,短期借壳炒作套利的动机大大减弱,价值投资理念在未来的并购重组中将占据主流。
(记者 王兴亮)
标签:上市公司|炒作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责任编辑:综合)
-
5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中国组合陈芋汐/全红婵以350.88分的总成绩夺得冠军。↑获得冠军的中国组合陈芋汐右)/全红婵在颁奖仪式上。↑获得冠军的 ...[详细]
-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即将一周年,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个人养老金业务推广过程中出现缴存比例不高、开户热、投资冷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要提升个人养老金吸引力,可从哪些方面入手?2022年11月2 ...[详细]
-
2025年5月7日 谣言:上海虹桥站发生“乘客阻挡高铁车门关闭”事件?真相:5月5日,有网民发布视频称“上海虹桥高铁站再次上演惊人一幕,女子竟公然阻挡高铁关门”,引发关注。当晚,铁路上海站通过官方微 ...[详细]
-
当前,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在近日举行的2024陆家嘴论坛上,银行业、保险业等人士围绕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展开讨论,就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等提出建议。 ...[详细]
-
“银行客户经理今天跟我说,经营贷利率能做到2.9%了。现在的银行员工,一边在拉存款,一边找企业贷款。”网友小吴在社交平台上的分享,引发网友热议。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当前部 ...[详细]
-
在接连“喊话”提醒长债风险后,央行将于近期开展国债借入操作。人民银行网站7月1日消息,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人民银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 ...[详细]
-
近日,有消息称,深圳多家商业银行要求,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需在主体封顶后才能放款。7月5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采访了多位银行业务负责人、房产中介及楼盘销售人员,确认了上述消息属实。随后,记者又向多位国有银 ...[详细]
-
近日,有消息称,深圳多家商业银行要求,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需在主体封顶后才能放款。7月5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采访了多位银行业务负责人、房产中介及楼盘销售人员,确认了上述消息属实。随后,记者又向多位国有银 ...[详细]
-
生育“小险种”守护女职工“稳稳的幸福” 编辑:汤晓雪 来源:工人日报 ...[详细]
-
年纪轻轻身体扛“造”?受访青年直言这种错误观念最普遍 编辑:汤晓雪 ...[详细]